一、施肥原則
1.合理確定有機肥種類與施用數(shù)量,重視秸稈類高碳氮比有機肥料的施用;酸性土壤需補充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推薦施用生物有機肥和促根類功能性水溶肥。
2.調(diào)整氮、磷、鉀化肥用量與配比,肥料氮(N)、磷(P2O5)、鉀(K2O)比例保持在1:0.2:1.2左右。磷肥基施為主,氮鉀肥追施為主。生長前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shù),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做到控水控肥、提質(zhì)增產(chǎn)、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有條件的種植區(qū)域推廣智能精準水肥管理技術(shù)。
二、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堆肥2—3方/畝,或者商品有機肥300—400公斤/畝。有條件的園區(qū)可采用“以磷定量”的方法確定有機肥用量,以畜禽糞便為有機肥來源時,宜配施1500—2000公斤/畝的稻殼或其他作物秸稈。
2.產(chǎn)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22—28公斤/畝;產(chǎn)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17—22公斤/畝;產(chǎn)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12—17公斤/畝。
3.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施用,其余追施;70%以上氮肥和鉀肥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分5—8次隨水追施(每8—15天一次),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過3公斤/畝。在11月—來年2月份,降低灌溉施肥頻率,每15—25天灌溉施肥一次。如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shù),在開花坐果期、結(jié)果期和盛果期每間隔6—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2—3公斤/畝,全生育期(110—150天)灌水量控制在240方/畝以下。
4.從開花期開始,宜選用17—5—28(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低磷高鉀型水溶肥。適當補充鈣、鎂、硼肥??苫┦?0—75公斤/畝、無水硫酸鎂4—6公斤/畝,葉面噴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
來源:全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服務(wù)中心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科學(xué)施肥專家指導(dǎo)組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nèi)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