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肥原則
1.根據(jù)測土值、水稻產量和品種需肥特性,確定地塊肥料用量和施肥比例??刂频适┯昧浚缡┓登喾蚀俜痔Y早發(fā),合理分配氮肥施用比例。
2.保水保肥地塊推薦一次性施肥,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偏酸性地塊重點補充鈣鎂磷肥、硅肥或炭基肥料。
3.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 提倡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
4.推廣水稻機插秧側深施肥技術。
二、氮肥定額推薦用量
1.遼河平原稻區(qū):主要包括沈陽、鞍山、營口、遼陽、盤錦、鐵嶺、錦州等。產量目標在500-6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0.9公斤,不高于12.2公斤。產量目標在600-7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2.2公斤,不高于13.5公斤。產量目標在700-8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3.5公斤,不高于15.7公斤。產量目標在800公斤/畝以上的,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5.7公斤,不高于17.9公斤。
2.東南部沿海稻區(qū):主要包括大連市、丹東市、葫蘆島市等。產量目標在400-5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0.1公斤,不高于11.2公斤。產量目標在500-6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1.2公斤,不高于13.1公斤。產量目標在600-7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13.1公斤,不高于15.2公斤。
3.東部山區(qū)稻區(qū):主要包括撫順市、本溪市等。產量目標在400-5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7.7公斤,不高于9.1公斤。產量目標在500-600公斤/畝,畝施氮肥用量(N)不低于9.1公斤,不高于10.9公斤。
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推薦底肥N-P2O5-K2O:26-10-12、22-8-10、24-10-10、18-12-15或相近配方,追肥N-P2O5-K2O:32-0-8或相近配方,或尿素、氯化鉀。產量水平400-550kg/畝,基施推薦配方肥30-45kg/畝,返青分蘗施追肥8-10kg/畝;產量水平550-700kg/畝,基施推薦配方肥40-50kg/畝,返青分蘗施追肥10-12kg/畝。有機種植區(qū)域降低化肥用量,缺鋅或冷浸田基施硫酸鋅1-2公斤/畝,硅鈣肥類10-20公斤/畝。
四、緩控釋類肥料一次性減量施肥技術
推薦使用新型肥料產品,如穩(wěn)定性肥料、脲醛緩釋肥料、包膜控釋肥料(配比26-10-12或相近配方)以及炭基復合肥料(22-8-12,24-10-10或相近配方)等新型肥料產品。遼河平原和遼南稻區(qū)推薦基肥用量40-50公斤/畝,后期可根據(jù)水稻長勢情況追施分蘗肥或穗肥5-15kg/畝。遼寧東部稻區(qū)推薦使用炭基復合肥料,推薦用量40-50公斤/畝,在水稻孕穗期和灌漿期可選擇噴施有機類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和有機水溶肥料三類)1-2kg/畝(一般稀釋300-500倍),能夠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促進早熟。
五、有機無機配合施肥技術
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施肥,秸稈還田、施用商品有機肥150kg/畝或堆漚肥250kg/畝地塊,可以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或緩控釋類肥料一次性減量施肥技術基礎上減少10%左右化肥施用量。
六、水稻側深施肥技術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適合規(guī)模種植稻區(qū),能夠簡化水稻種植過程,促進前期營養(yǎng)生長,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減少肥料投入、提升水稻產量。推薦選用水稻側深施肥和插秧一體機械,推薦使用新型肥料(具體產品及配方同3),推薦用量40-50公斤/畝,后期可免追肥。也可根據(jù)機械情況采用“底施+側深施”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施肥,側深施肥用量根據(jù)機械載重情況和地塊情況決定。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