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鄉(xiāng)的過程中,有很多果農很疑惑,為什么別人補磷,我也補磷,他的果園花滿樹,而我的卻沒什么花,現(xiàn)在給大家講講都有哪些原因會造成這種情況:
1.畝留果偏多。成齡園畝留果數超過1.5萬袋,達不到合理的葉果比,即1個果要有50~60片葉;達不到合理的枝果比,即1個結果枝,紅富士要有4個預備小枝。
2.隨水沖施高磷,補磷時土壤并不缺墑,為了省工,澆水沖施高磷,果樹連吃帶喝,加上樹勢偏旺,樹上果少壓不住樹。吃飽喝好后,樹上大量冒長條消耗營養(yǎng),補磷的營養(yǎng)一半用于長條,一半用于長果。貯藏不下營養(yǎng),所以難成花。
3.六七月澆水,使新梢過早的二次生長,秋梢停長時間短,積累營養(yǎng)少,積累的營養(yǎng)又被長秋梢消耗掉了,所以難成花。
4.滿樹花,花后枝枝有果,坐果率高。謝花后一個月再疏果,幼果已經和山楂果大小差不多,消耗了很多的樹體營養(yǎng)。6、7月是成花時間,因為疏果遲,貯備營養(yǎng)不夠而難成花。這也是科研部門試驗報道的。
5.樹上小枝太少,樹勢太旺,有小枝都留有果,預備枝少或沒有,所以難成花。
6.只有新梢停長后再補磷才用于積累。有些人樹勢偏旺。樹上果少,謝花后4月下旬、5月上旬又澆水。致使5月底新梢還沒停長,又把磷肥追上,導致樹上很多新梢6月早早又沖出來生長消耗營養(yǎng),即使樹上仍有停長枝,但沖出來的新梢它成不了花,還消耗了停長枝積累的營養(yǎng),因此積累營養(yǎng)少而難成花。
7.當滿樹花,花后枝枝有果時,在一個枝上即使1尺遠留1個果,也達不到50~60片葉養(yǎng)一個果,所以這樣的樹都容易形成隔年結果,即使補磷,也難改變隔年結果。凡是連年結果樹,都是樹上一半枝有果,一半枝沒果,在一棵樹上枝組形成了隔年結果。
8.樹勢偏旺,樹上沒有中短枝,都是長果枝結果,也就是8~9寸長的枝結果,枝類比不合理,因為停長遲,積累少而難成花,形成隔年結果。
9.樹勢偏弱,葉片小,葉面積小,制造營養(yǎng)少,同樣補磷,葉面積有限,葉片合成的營養(yǎng),連果個長大的營養(yǎng)都不夠,哪有多余營養(yǎng)成花、盡管你也補了磷啦。
10.5月下旬補同樣斤數的磷,因為秋施基肥多少不一樣,復合肥的磷多少不一樣,土壤缺不缺磷每家果園不一樣,補同樣斤數的磷,效果可能也就不一樣,有的能成花,有的不能成花。當然,水溶肥的質量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
有以上任何一種原因,都會影響補磷仍然難成花。果樹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明白其中原由也就能靈活掌握進行科學管理。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