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斷的對藍耳病進行探索摸索,面對一次次摸索的過程,我們也走了許多錯誤,同時也積累了很多經驗。下面就來看看這些錯誤是什么。
藍耳病關注度小,導致蔓延
藍耳病1996年傳入中國,當時也沒有很好的處理措施,到06年的時候,高熱多發(fā)期來臨前大家主觀認為防控好豬瘟與偽狂犬,藍耳病的影響比較小,所以藍耳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擴散開來,加上病毒在流行過程中產生的變異,流行病株逐漸由經典株變成變異株,由于注度不夠,給高熱多發(fā)期埋下隱患。
對藍耳病防疫與管理不夠造成藍耳病爆發(fā)
06年藍耳病爆發(fā),由于絕大部分豬場對藍耳病沒有任何防范措施,一個豬場發(fā)病,很快就傳到另一個豬場,藍耳病迅速蔓延,導致很多養(yǎng)殖戶損失嚴重,從06年高熱病后,很多豬場開始特別重視防疫與管理了。
藍耳病認識局限導致滅活苗使用不當
之前農業(yè)部專家鑒定高熱病元兇是藍耳病,有的廠家迅速推出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結果,有的豬場注射這種疫苗后,并沒有控制病情,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當時接種滅活苗后在早期僅能產生低水平抗體,促進體內高致病野毒株的復制,加上當時推出的滅活苗是使用普通的礦物油佐劑,加上應激,激發(fā)疫病,主要是藍耳病的發(fā)病機理比較特殊。
自家苗長期濫用
自家苗是自家組織的滅活物,很多豬場長期把自家苗用來防控藍耳病,導致豬群處于周期的不穩(wěn)定,并且自家苗用甲醛滅活時,為保持免疫原性減少滅活劑量,無法徹底滅活豬瘟野毒等其他病原體,并且甲醛對豬是有毒并且難以降解。
藍耳病防控處于被動
我們往往對藍耳病的防控都是處于一個被動階段,往往是發(fā)病了才趕緊進行治療防控,藍耳病主動防控有很多方法,疫苗免疫、血清凈化、生物安全等等,要找到適合自己豬場的一個防控措施,從一而終,這樣就會盡可能減少發(fā)生藍耳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了。
藍耳活疫苗與滅活苗爭議,影響藍耳病防控
藍耳滅活苗很早就出來了,只是沒有出現(xiàn)疫病大流行的情況下,該疫苗對穩(wěn)定豬群有一定效果,考慮安全問題,一段時間內對藍耳活疫苗的接受程度不高,直到高熱病之后,藍耳活疫苗才逐漸普及開來。
來源:中國飼料行業(yè)信息網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