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雞作為一種經(jīng)濟性極高的家禽品種,越來越受到農(nóng)民和養(yǎng)殖戶的青睞,如何有效提高雞的繁殖率和孵化率是很多養(yǎng)殖戶想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就來說說提高雞蛋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一、調整種雞公母比例
一般公與母的比例為:輕型雞 1:12-15、中型雞1:10-12、重型雞1:8-10,這樣可使蛋受精率提高。
二、妥善貯藏種蛋
1、縮短貯放期。一般種蛋孵化前貯放期不超過7天,種蛋在最適貯放環(huán)境中,7天后孵化率開始下降。
2、在種蛋貯放期間,用塑料薄膜把它們罩住,防止種蛋在貯放期失水過度。采用此法可提高孵化率1.3%-3%。
3、種蛋貯放期溫濕度。貯放一周內溫度為16℃-17℃,超過一周以10℃-12℃為宜。相對濕度一般保持在75%-80%,制止蛋內水分蒸發(fā)。
4、種蛋貯放時蛋小頭向上,保持直立。在孵化器內側應小頭向下,可獲較高孵化率。
三、抓好孵化期的七個環(huán)節(jié)
1、在種蛋入孵后第15天,將蛋殼上貼一塊不透氣 薄膜,使蛋殼透氣面積減少13%,這樣可提高孵化率,而且孵出來的雛雞發(fā)育健全,生長迅速。
2、噴霧。在孵化時,每周用普通清潔水噴霧4次,受精蛋的孵化率可提高7.3%-25%。
3、使用負離子發(fā)生器。孵化器內空氣輕度負離子化對孵化品質和孵化率有積極作用,在空氣離子濃度為每平方厘米含15-30萬個離子的孵化器內,出雛率可提高6.5%-11.4%。
4、孵化時光照可以加快出雛,而不增加畸形和死亡率。光照孵化縮短孵化時間36-48小時。光照孵出的雛雞體格大,增重效果明顯,開產(chǎn)日齡提前5天。
5、孵化期的溫度。一般溫度37℃-39.5℃孵化期的溫度。溫度過高或偏低,會縮短或延長孵化期,都會使胎死亡率增加。
6、控制好濕度是成功孵化的關鍵。在孵化期間確定最適宜濕度的準確方法是在開始孵化后第1-18天內將同的孵化種蛋樣品定期稱重,孵化蛋每天應失重約0.7%,濕度原則上掌握兩頭高、中間低。孵化1-7天濕度為60%-65%、10-18天為50%-55%、19-21天為57%-60%。
四、正確助產(chǎn)是提高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雛雞一般在20-22天破殼而出,但有些雛雞無力破殼,因此,一般在孵化第22天前進行破殼助產(chǎn),但如發(fā)現(xiàn)尿囊血管沒干時要立即放回孵化器,等枯干后再協(xié)助破殼。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